团的两次战斗是我军历史上的ldq



现在白癜风好治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602607.html

编者:高山

  在我军历史上,年1月的一江山岛战役,开创了我军陆、海、空军联合作战的先河;而在此之前的团披山岛战斗,开创了我军陆、海军联合作战的先河,也被称为华东军区海军成立后陆、海军协同作战的首次胜仗,为海军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团黄礁山岛战斗,创造了守备作战的“范例”。这两次战斗虽然规模不大,却都是前所未有的。看看:团,从来都是一往无前、战留青史的一支钢铁劲旅。

黄礁山战斗已有介绍,下面就看看披山岛战斗经过。再对年团七、九连穿越腾格里沙漠情况作以简介,与战友们分享。

一往无前(电影组战士王新琪摄)披山岛战斗

年7月初,62师刚从舟山前线南下海门(今椒江)一带不久,又奉命歼灭台州地区较大的海岛上、下大陈之敌。在战斗准备时,敌人发觉我意图,突然加强了该岛防御力量,不利于我攻取。为不失战机,师决定以团二、三营,加强团一营一部,军山炮团二营六连和海军一个炮艇大队,乘敌注意防御上、下大陈岛之际,采取声东击西,远程航行,秘密接敌的奇袭手段出其不意地突然转兵向南,攻歼披山岛之敌。披山岛位于上、下大陈岛西南,距北面海边集镇石塘53里。数百守敌大多是国民党死心塌地的特工人员和从大陆逃去的伪职人员,武器较强,并有少量军舰对海面实施巡逻。

7月11日18时,部队由板机山起航,沿内海驶行,22时进至石塘集结。由62师副师长孙云汉、团团长程忠顺和海军护航大队首长联合组成指挥所,在石塘下达了具体战斗任务。

各级都召开党委、支部会议进行政治动员,要求党员带头经受本团首次渡海作战考验,在战斗中率领群众做到“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在航行时要有随时与敌舰战斗的准备,遇到敌舰时,所有干部战士要有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海上发挥我们近战的威力。我们乘的是一些小机帆船,协同作战的海军也只有6艘小炮艇。不论是火力还是装甲,都不如敌舰。因此,我们要求大家勇猛地靠近敌舰,发挥我们的近战威力。在登陆作战时,要坚决勇敢地抢占滩头阵地,歼灭滩头敌人后,勇猛迅速地向敌纵深发展,干脆、全部歼灭全岛敌人。

这次渡海作战,除以团二、三营组成登陆梯队外,海军炮艇大队、21军山炮六连和团一营一部,联合编成两个护航队,分别航行于登陆梯队的先头与左侧。

12日2时许,正逢涨潮,参战指战员乘船逆潮破浪,奋力疾进。船队刚起航,就逐渐刮起7至9级大风;船刚出海,大风大浪就凶猛地迎头袭来,船身随着海浪时而腾空而起,高出海面数米;时而又落到浪谷底部。对前面船只,只能见到船尾联络灯,随着海浪起伏,时显时隐,忽亮忽暗。

当时部队北方人多,不少人在舟山前线海上练兵时才见到大海。这些战士在陆地作战不怕任何困难和危险,上级指到哪里就能打到哪里。可现在渡海作战,他们感到全身是胆、有劲却不能自如地发挥出来。我们乘的船很小,船仓不到10米见方,要载一个加强排,除了部分重火器和连排干部在船仓上面值班外,其余的人员全部进船仓里休息待机。由于风浪大,船上下颠巅大,船仓里的同志都呕吐了,先是吐食物,接着吐酸水,后来就吐带胆汁的绿苦水。

就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一个人向困难低头。只听见一个山东籍战士自言自语地说:“咱哪天受过这种罪,我登陆后非把这伙龟孙子特务、土匪全消灭掉!”我们发现船仓盖板没有揭开,浙东的7月,仓内的同志闷热难耐。我们就令各船打开船仓盖板,让仓里同志呼吸新鲜空气,排除仓里难闻的气味。

经过两个多小时夜航,东方逐渐发亮,风浪也小了,海面上升起了浓浓的大雾。除了机帆船的马达声,什么也听不到,看不到,黎明前海上十分安宁寂静。

船在茫茫大雾中加速航行,能见度很差,对前后左右邻船看得模模糊糊。当我们朦朦胧胧地看见披山岛轮廓时,已离披山很近了,我们立即命令船仓内的战士,做好战斗准备。战士们经过半夜的颠巅呕吐,个个头晕脑胀,筋疲力竭,但一听说准备战斗,他们的精神立刻振奋起来,各人自动检查自己的枪弹和战斗器材。

我先头部队突然被敌1艘巡逻舰发现,敌舰立即向我船队猛烈射击,当时我们的船上下、左右都遭到敌人火力的威胁。我各船轻重火器也射向敌舰。天还没有大亮,海面上弥漫着大雾,只见敌我双方各种火器喷吐出条条火舌,使本来宁静的海面,顿时变成了激烈的战场。在这紧急时刻,我一炮艇开足马力,向敌舰尾部猛烈撞击,将其撞沉。与此同时,团二、三营全速冲向中香两侧海滩登陆点,在我各种火力掩护下,战士们个个如同猛虎下山,迅速登陆抢占滩头阵地。三营七连从西咀头以北登陆后,一排打掉韭菜番以北无名高地机枪火力点,该连二、三排迅速向韭菜岙、菠菜岙山头猛插。七班在运动中遇到敌人一个无名高地上的阵地,利用其环形工事以火力阻我二、三排运动;班长宋心祥当即带领全班猛扑上去,一阵急速射击,打掉了这个火力点,毙伤敌5人,俘9人,缴轻重两用机枪1挺,冲锋枪和卡宾枪7支,后来宋心祥立了二等功。

八、九连从西咀头北及东北登陆后,向西咀头攻击。九连一部向中岙头攻击,见敌一面抵抗,一面向西逃跑时,即迅速从韭菜岙高地及其南侧迂回,插至韭菜岙,与七连一起将敌人包围,随即展开政治攻势,迫使余名敌人缴械投降。二营四、六连在中岙以西和以北湾部登陆后,四连向中岙头追击,六连向南岙山头和外岗山进攻。五连在雁头岙西侧登陆后,一直追击一股逃敌至外岗山,与六连一起歼灭了这股敌人。

经过半小时战斗,我登岛部队全部占领大技山岛,歼灭守敌。天亮以后,我有组织地搜捕零散匪徒。在披山西南方向,还有一个小披山岛,联指又令二营四连乘船向小披山攻击。该连以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相结合,将守敌全部歼灭。至此,披山岛奇袭战斗即告胜利结束。这时,正值海水落潮,船大部分搁浅海滩,需待下午涨潮时才能返航。为防敌报复,联指令部队进入阵地,作好反击来袭海匪的准备。

12时许,敌美造炮舰3艘,游弋于披山周围海面,并以舰炮向我猛烈射击,我们当即组织火力还击,击伤敌炮舰1艘,其余敌舰见状掉头逃窜。

16时许开始涨潮,遵照联指命令,各参战单位迅速押解俘虏、搬运物资,组织装船、登船胜利返航。船上人员本来够挤的,再加上俘虏、缴获的武器、物资,更是挤得难受。有战士说俏皮话:“这真是满载而归了。”17时,部队全部撤离披山岛。

由于首次渡海作战,参加战斗的全体指战员情绪高涨,忘却了一昼夜没有休息的疲劳,返航登陆后,到处可听到欢快的歌声。副师长孙云汉由于指挥战斗时讲话过多,喉沙哑,讲不出话来,但他精神振奋,见到部队就挥手致敬和慰问。

师、团对首次渡海作战胜利,认真总结了经验,恰如其分的作了评价。此战胜利的主要经验是:(一)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上、下大陈岛敌人,加强防守,披山守敌缺乏被袭准备,我适时转兵攻披山,速决制胜。(二)密切协同,主动配合。这次参战的步兵、炮兵和海军,不同建制的4个单位,战斗中密切配合,因而仅30分钟战斗即全歼守敌,控制披山全岛。(三)人民大力支援,共同歼灭敌人。战前,敌情、地形、气候、潮汐规律等,多是人民群众提供的。船只的筹集和驾驶、领航,也主要依靠群众和船手们的勇敢和智慧。在战斗中,有的船老大还同部队一同上岸歼灭敌人,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四)掌握航海射击规律,准确打击敌人。在海中有浪涛情况下射击,距离应在0米左右,浪平瞄,浪平打(每浪约3秒钟),打敌舰两侧,不打头,做到舵手、信号观察员、指挥员、射手四者有机结合。以基准炮射击为标准,各炮随之连续发射,使我各炮的单发变成对敌目标的连续速射。选自:《铁流万里》丛书之《劲旅雄师》)《新世纪出版社》-页,作者夏玉安、许昌其时任团三营营长、七连指导员。七·九连穿越腾格里沙漠

时有老战友想知道我团年穿越腾格里沙漠情况,遂向王皇义政委问询。王政委说,他是年元月调到团的,因资料缺乏,他所知道的只是在年62师先代会上,团九连张殿福指导员介绍过穿越腾格里沙漠的事迹。材料是由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雷抒雁(后调“解放军文艺”杂志,转业后任鲁迅文学院副院长,中国著名诗人,已故)调查撰写的,雷以此为素材,创作了报告文学、诗歌,在军队报刊发表。前几年编撰《一八六团史略》时的史料中,他查到了当时任62师师长的马学俊老首长回忆录《仗怎样打,兵就怎样练(贺兰山战役演习纪实)》,其中有一段专讲“穿越腾格里沙漠”的文字,现照录如下。

为了勘察战场,弄清腾格里沙漠区的情况及军事运用价值,摸索未来沙漠地区作战经验,7月初,奉兰州军区命令,结合战役演习,师组织团七、九连共人,配属骆驼20峰,由宁夏自治区中卫县甘塘出发,经古楼诺尔、查干池至内蒙古的苏海图、巴音诺尔公,由南向北,穿越腾格至大沙漠。

“腾格里”,(蒙古民族以"苍天"为永恒最高神,故谓"长生天",蒙语读作"腾格里"。腾格里在蒙古话叫做MongkeTengri,在蒙古民间宗教里腾格里神(天神)是最高的神。在维吾尔族古老神话里也是天神在突厥语民族中间所见到的那样,腾格里被认为是世界与人类的主宰。)当地流传着的歌谣说:“飞岛不敢过,骆驼打寒颤,自苦绝路无人烟,神仙进去也难还。”特别是夏季的腾格里沙漠气候更是干旱,酷热难熬,一般气温都在45℃左右,地面气温高达68℃。行军中,水壶常常自动蹦出来,解放鞋鞋底也被烫变形,许多战士流鼻血、腹泻,脚上烫出泡,经太阳光的强烈刺激,眼睛发生结膜炎。但他们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七、九连指战员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进入蜂窝沙地区时,白天温度高达60℃以上,不能行军,战士们就利用沙丘阴处,每人挖一个沙坑掩体休息,每日18时以后行军,早晨8时宿营,行军平均时速只有6华里左右。到第七天,携带的水、粮草将用完,在最困难时,为保障供应,保持战士体力,副师长纪维海连续3天由银川机场乘直升机给两个连送粮、水、饮料、蔬菜,使部队顺利地穿过了无水区、毒蚊区、蜂窝地区。

指战员靠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科学的分析头脑,战酷暑,斗风沙,不但探索了一整套沙漠行军和生存经验,还边行军,边摸索,积极地练思想、练作风、练野炊、练露营,又进行了一次实弹射击和连战术演习。前后行程多公里,完成了穿越腾格里沙漠地区各项试验任务。为我军未来在沙漠地区行军作战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打破了“腾格里不可逾越”的神话。这两个连分别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

选自:《铁流万里》第六辑《增辉贺兰》(新世纪出版社出版)51页,作者马学俊时任62师师长。

结语:

拿破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加一句:当不上将军的士兵也是好士兵。

大历史:兵,能打仗、战必胜,就是好士兵;将,不贪财、不怕死,就是真将军。

全文完,谢谢浏览。西偏北

给热心以鼓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uzc.com/jmyzz/1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