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发现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个案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9月18日通报,我省新增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患者李某某,男,55岁,危地马拉籍华侨,从危地马拉回国,9月16日抵达广州白云机场。当晚,患者医院就诊。17日,江门市疾控中心检测患者相关样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18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复检患者样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广东省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患者为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目前,患者病情稳定,医院隔离治疗。
疫情发生后,卫生计生部门高度重视,已按照相关方案,落实病例救治、流行病学调查、风险评估、蚊媒应急监测、防蚊灭蚊和爱国卫生运动等各项防控措施。
我区发现输入性病例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委常委黄淑质要求区卫生计生部门迅速行动,立即按照相关防控方案,落实病例救治、流行病学调查、风险评估、蚊媒应急监测、防蚊灭蚊和爱国卫生运动等各项防控措施。区疾控中心已经会同会城街道、社区干部、物管人员对患者居家环境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病家周围开展蚊媒密度应急监测和蚊媒控制工作,包括杀灭成蚊和清除蚊媒孳生地;对患者居住小区住户进行入户调查,并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未发现有类似病例。
9月19日上午,区政府召开全区寨卡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全区各镇(街、区)、各部门单位重点围绕辖区内的归国人员排查摸底登记、健康跟踪随访、病毒采样筛查、健康教育宣传以及环境卫生整治、防蚊灭蚊等重点工作抓好落实,严防本地感染病例发生。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结膜炎或关节痛,极少引起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我国目前已有寨卡病毒病输入病例,在有伊蚊分布的地区存在发生本地传播的风险。因此,“人人动手、翻盆倒罐、清除积水、消除孳生地”和整治环境卫生是预防寨卡病毒病最有效的措施。
(综合健康广东、人民日报)
版权声明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权威白癜风咨询网转载请注明:http://www.gmuzc.com/jmyzl/1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自家人一个小动作,1岁婴儿从头到脚染满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