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科眼科继教春季系列之过敏性结膜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m.39.net/pf/a_5112771.html

导读:

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群患过敏性疾病,据估计有40%~60%存在眼部症状。

环境诱因使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率攀升。

1过敏性结膜炎概述

定义:是结膜对过敏原刺激产生超敏反应所引起的一类疾病,以I型和IV型超敏反应。

常见症状:眼痒、异物感、眼红、烧灼感。

常见体征:结膜充血、结膜水肿、白色黏性分泌物、睑结膜乳头与滤泡。

2发病机理

3过敏反应的分期

速发相:(接触致敏原15~60min后)

-反应不强烈

-过敏症状不明显

迟发相:(接触过敏原2~6h后)

-反应强烈

-过敏症状明显

患者来就诊时往往是迟发相

4过敏性结膜炎的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五类:

季节性、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只有肥大细胞参与。

春卡、特应性、巨乳头性结膜炎有肥大细、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参与。

5辅助检查

6严重程度分级

7如何诊断?

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必要条件:

(1)症状(眼痒,可伴有异物感、结膜囊分泌物增多);

(2)体征(结膜充血、结膜乳头、角膜特异性病变特征至少一项)

(3)辅助检查:结膜刮片发现嗜酸性粒细胞(2个/每高倍镜下)

8如何治疗?

一、脱离过敏原、冷敷、避免揉眼

二、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0.05%伊美斯汀

肥大细胞稳定剂:2%色甘酸钠、0.1%洛度沙胺、0.1%吡嘧司特

双效作用药物(抗组胺/肥大细胞稳定):作为急性发作的首选基础用药,可在各类过敏性结膜炎中选用0.1%奥洛他定、0.05%氮卓斯汀、0.05%酮替芬、0.25%阿卡他定。

糖皮质激素:原则早期、足量、局部用药为主、逐渐减量。严重或病情反复迁延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严重不耐受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0.1%FK、1%CsA,可作为VKC和AKC首选用药。

非甾体抗炎药物:双氯酚酸、普拉洛芬等。

眼用缩血管药物:不建议常规使用。

无防腐剂人工泪液辅助治疗。

三、药物治疗方案

轻度:双效作用药物;抗组胺/减充血复方制剂或抗组胺联合肥大细胞稳定剂。

中度:双效作用药物;抗组胺/肥大细胞稳定剂联合非甾体激素消炎药或糖皮质激素。

重度: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双效作用药物或免疫抑制剂,可联合全身用药。

参考资料:

QiaoT.HuYz.A1legicConjunctivitisinChildren.IntJOphthedmol.,7(2):-

我国过敏性结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年)ChinJOphthamol,June,Vol.54,No.6

《过敏性结膜炎》晏晓明孙旭光人民卫生出版社

—END—

郭海科∣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uzc.com/jmyyy/1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