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课堂眼药水正确使用方法你知道吗



后台回复“视力康复”,送你一个神奇的礼物~

本文共1,字,阅读约9分钟

眼药水是治疗眼科疾病的常见药物

但是,你真的会使用眼药水吗?

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大家,错误的使用眼药水小心伤害到眼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眼药水的成分

1、防腐剂:方便面里的防腐剂被争论了好久,试想一下如果你的眼睛经常被防腐剂浸泡,会怎样?防腐剂对角膜和结膜的损害很大,所以我们提倡杜绝使用含有防腐剂的眼药水。

2、激素:含有激素的眼药水必须慎用,有一些眼痒或者慢性结膜炎的患者,因视力无碍,便自行到药店买药,药店工作人员并非眼科医生,也不知道病人的用药时间长短,便根据病人需要出售激素类眼药水。因此,一大批的“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就产生了,而且,这种类型的青光眼往往不易及时发现,至晚期才被确诊为青光眼,此时,损害的视力已无可挽回。

3、抗生素:长期不合理的用眼和休息不足往往会导致眼部红血丝加重或产生眼部不适,但这些情况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是细菌感染所致。含有抗生素的氯霉素眼水、妥布霉素眼水等成为缓解症状的选择。这类眼药确实能很快缓解上述问题,但长期使用也会导致“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

4、消炎成分:由于熬夜、游泳等原因引起的眼痒和充血等结膜炎症状,多会选用主要成分用来收缩血管的马来酸萘甲唑啉和抗过敏的扑尔敏类的眼药水,虽然能对抗眼痒和充血等结膜炎症状,但同样不适于长期点用,症状缓解后应停止使用。

眼药水的使用次数

1、每天4―6次:有人认为眼药水量小,短时间多滴几次效果会更好,但事实上,只要按照医生的要求点药就能达到效果,例如抗生素眼药水,一般每天滴4―6次就可达到治疗效果。过多使用不但对治疗没有帮助,有时甚至会产生不良反应,如阿托品或噻吗心安眼药水等,如果短时间内大量使用,可能会产生明显的心血管系统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对于一些特殊的药物,如激素类、降眼压的药物等,还需听从医生的嘱咐,严格按照要求的次数和时间来点药,不能擅自更改。

2、每次点1滴:每次多滴几滴,是不是好得更快呢?实际上,结膜囊最多只能容纳20微升的药液。一般来说,1滴眼药水的体积约30―40微升,因此每次点1滴就足够了。而且,药水过量还会增加防腐剂对角膜和结膜的刺激,引起泪液分泌增加,反而降低药物浓度。

3、滴不同的眼药水要间隔15分钟:各种滴眼液所含的成分可能会不同,如果多种药物同时滴入眼内,一旦各成分相互排斥或拮抗,会降低药效甚至引起不良反应。

使用眼药水注意事项

1、洗净双手后,再使用眼药水。

2、用药前,仔细核对药名及浓度,以免使用错误。

3、瓶口开启后,不要接触其他物体,用完后盖紧,以免污染药物。

4、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眼药水,在滴过一种后,须间隔5—10分钟,再滴另一种。如需同时使用眼药水和眼药膏,应先用眼药水再用眼药膏。另外,先用刺激性小的眼药,后用刺激性大的眼药。

5、婴儿和老年人每次只需滴1滴药水,不宜过量。用药次数应遵医嘱或说明书。

6、有些眼药(如散瞳或缩瞳剂)用后会出现视力改变,这是正常现象,停药后视力即可恢复。

7、眼药应密闭保存在阴凉遮光处,不宜放在温度较高或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失效。眼水、眼膏一经打开,要在一定时间内用完,以免疗效降低或失效。眼药水出现异常混浊或变色就不能再用。

8、使用药物期间,如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异常时,应马上停药,医院诊治。

如何正确使用眼药水

点用药水虽会有瞬间的清爽感觉,但长此以往眼的干涩感觉并无改善甚至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促使人们更加频繁地使用眼药水,而最终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这里提醒您,如未明确眼部患有某种特殊疾患,千万不宜擅自长期应用某种眼药水点眼。

国家专利中医理疗

中易益康“明眸一生”近视康复

中易益康国际护眼连锁机构,经过4年的潜心研发,4年的实践探索与市场运作,已凭借安全、有效的特点,获得了国家专利的保护。通过纯中医理疗的方式,彻底解决近视问题。真正实现了安全、有效的康复形势。秉承着全程不接触眼睛,不手术,不打针,不吃药,不反弹。是目前唯一安全,高效,疗程与效果同步量化保障的理疗方法。

中易益康旗下明眸一生独创国家专利理疗摘镜三步法:

1.独创专业手法按摩眼睛相关奇经八脉

2.敷贴专利纯中药草本膏

3.独创眼肌训练法

度以下10天摘镜;度以上分阶段达成,每疗程康复-度。

形成全新的科学理疗方法,为近视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有效康复理疗服务。对近视、弱视、散光、斜视有保障性康复理疗。

目前在试点的千例康复人群里,成功率达99%

图文部分来自网络

品牌决定未来,品质决定长久”

中易益康—真正为解决您科学护眼问题专家!

咨询

全国项目--

中小易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uzc.com/jmyys/8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