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应平教授儿童BKC的诊断与治疗
邓应平教授医院
编者按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BKC)是近年来眼科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因其临床表现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所以该病在临床上经常被忽略或误诊,进而延误治疗,对患者视力造成损害。因此正确认识BKC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非常必要。在近期“典必殊?专家大讲堂”上,医院邓应平教授结合自身丰富临床经验,为广大眼科医师带来了精彩讲座——“儿童BKC的诊断和治疗”,对BKC诊疗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重点介绍了儿童BKC的病变特点和治疗方法,为更好地治疗儿童BKC提供了宝贵建议。
BKC疾病概况
BKC的名称(Blepharokeratoconjunctivitis)是由睑缘病变(Blepharo)、角膜病变(Kerato)和结膜病变(Conjunctivitis)三者的首字母组成,即代表BKC包括这三个部位的病变。睑缘炎分为前部睑缘炎和后部睑缘炎,前部睑缘炎主要指葡萄球菌性睑缘炎、单纯性脂溢性睑缘炎、脂溢性合并葡萄球菌性睑缘炎。近年来后部睑缘炎逐渐受到重视,包括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睑板腺炎和睑缘性角膜结膜炎。
睑缘炎按照病因分为炎症性和感染性两大类(图1),感染性睑缘炎大多为前部睑缘炎,极易形成溃疡性改变,而炎症性睑缘炎则与后部睑缘炎的关系更大。临床上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睑缘炎的区别很明显(图2),可见感染性前部睑缘炎的睑缘有溃疡、脓性分泌物,睫毛毛囊全部破坏。而后部睑缘炎为非感染性,睑板腺开口被脂质堵住,成为脂栓,这是非感染性的睑板腺炎症反应。
睑缘炎引起眼表炎症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多元化理论,由细菌代谢产物、脂质异常和睑缘形态异常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于眼表导致炎症反应(图3)。
图1.睑缘炎病因分类
图2.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睑缘炎对比
图3.睑缘炎引起眼表炎症的发病机制
儿童BKC的临床特点
BKC发生的诱因包括高热、感冒或食用辛辣食物。相关因素包括激素分泌异常、瞬目减少、先天异常。BKC以儿童女性多见,病程长、呈慢性过程、有复发表现。儿童以畏光为主要表现,有烧灼感和痒感,症状在早上明显,这是诊断BKC的一个重要特点。
儿童BKC好发年龄为6~7岁,容易被漏诊和误诊,常被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HSK)。BKC在亚裔儿童中更常见,症状也更重,容易出现角膜溃疡。BKC在国外儿童眼病门诊中的比例也很高,印度为12%,美国为15%,中国尚无相关数据。在睑缘体征方面,儿童BKC多数双眼发病,评估睑缘情况主要观察睑缘形态学改变、睑板腺开口变化(图4)和睑板腺分泌物(图5)。在结膜体征方面,BKC结膜炎症主要出现泡性结膜炎和结膜滤泡(图6)。BKC分期和分度如图所示(图7),分为早期(图8)、进展期(图9)和瘢痕期(图10)三期,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度。
图4.睑缘形态变化
图5.睑板腺分泌物性状改变
图6.儿童BKC结膜体征
图7.BKC的分期与分度
图8.BKC角膜病变-早期体征
图9.BKC角膜病变-进展期体征
图10.BKC角膜病变-瘢痕期体征
BK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BKC的诊断标准包括:①症状:异物感、烧灼感、疼痛、畏光,儿童畏光现象比较严重,早上明显;②睑缘部形态、脂质性状、腺体变化;③眼表及角膜变化:充血、角膜上皮病变、角膜新生血管、浸润。
BKC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HSK,二者的鉴别要点如图所示(图11),BKC浅层新生血管浸润是非常重要的体征,其浸润都是在血管末端出现,而HSK是病程发展到一定时期才会有新生血管长入,因此如果出现单个角膜浸润性改变,无新生血管,此时更多考虑为HSK,而如果在血管末端出现点状浸润和溃疡,甚至形成角膜穿孔,此时BKC的可能性更大(图12)。
图11.BKC与HSK鉴别要点
图12.BKC与HSK体征对比
BKC的治疗
BKC总体治疗方案包括抑制感染、抑制炎症、润滑眼表和改善脂质,抗生素眼膏和激素合剂眼膏可用于抑制感染,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用于抑制炎症,人工泪液用于润滑眼表,同时辅以物理治疗改善脂质。对于轻度BKC患者,推荐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人工泪液+物理治疗。对于中重度BKC患者,可先给予激素冲击治疗,待炎症控制后改为基础治疗方案维持治疗。BKC的具体治疗方案如图所示(图13)。
图13.BKC具体治疗方案
在儿童BKC治疗过程中,睑缘按摩比较困难,还是以清洁和涂眼膏为主,建议使用典必殊?眼膏,一般在2周内使用很安全。轻度BKC应使用局部抗生素加刺激性小的激素。中重度BKC改用强效糖皮质激素上加用红霉素或多西环素。儿童一般对激素比较敏感,因此一定要及时监测眼压,儿童最早1周就可能出现眼压升高,所以患儿的复诊间隔要更短,1周就要测一次眼压。
邓教授最后总结道,BKC病损虽然比较小,但是很容易在临床上被误诊,其临床表现多样,而且病情比较复杂,可以浅到只有角膜点状上皮脱落,严重时也会出现角膜溃疡,甚至穿孔。BKC病根很难去除,儿童BKC相对比较严重,一定要多加
邓应平教授:成人BKC复诊间隔一般为2周,因为如果局部使用强效激素,成人一般2周可能会出现眼压升高。但是儿童和成人不同,如果是对激素敏感的儿童,1周时间就可能出现眼压升高,所以建议儿童1周就要来复诊,如果1周后复查眼压没有问题,那么应该使用强效激素至2周时间,因为中效或短效激素控制眼表急性炎症效果尚佳,但是对睑缘炎症的控制相对较差。
Q儿童BKC患者使用强效激素治疗后出现眼压升高,应该如何改变治疗方案?邓应平教授:首先要及时停掉可能引起眼压升高的药物,如果局部尚有炎症反应,可以换用低浓度激素,同时给予患者降眼压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在强效激素停掉以后2~3天眼压就会降至正常。眼科医师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激素可能引起眼压升高,对患者视功能造成影响。
Q眼部热敷时间一般要多久?邓应平教授:热敷的目的是使睑板腺脂质能够融化,避免其聚积成硬块,一般建议患者热敷约2分钟,此时睑缘温度就会明显升高,然后再去做挤压,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
QMGD评分3分的患者牙膏状分泌物的发病原因以及改善措施?邓应平教授:如果患者睑板腺分泌物已呈牙膏状,该类患者睑板腺要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几率很小,此时最有效的办法可能就是物理治疗,同时饮食习惯的改变可能也会对其有一定帮助,另外也可服用Omega-3脂肪酸,对患者也有好处,可以改善睑板腺脂质,对眼表有益。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的是哪家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gmuzc.com/jmyys/1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今日直播脑血管病过敏性结膜炎食管癌
- 下一篇文章: 刚出生的宝宝上火了别着急,护理工作可